学生作文网 > 作文体裁 > 议论文 >

议论文作文教案3篇

时间: 小兰2 议论文

  议论文作文教案1:

  —— 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基本要求

  【训练目的】

  了解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及写作议论文的基本要求。

  【写作指导】

  一、什么叫议论文?

  议论就是发表意见,阐明是非.以议论为主要表现方法,对社会生活中的人或事进行分析评论的文章称为议论文。

  二、议论的三要素:

  1、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和主张,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分论点。

  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论点的位置一般有四个:

  ①文题 如《反对自由主义》论点是“反对自由主义”。

  ②开篇 如《谈骨气》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③中间 如《拿来主义》论点是“我们要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④结尾 如《过秦论》论点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论据

  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理论论据两种。事实论据用事实来说话,而理论论据靠经典性取胜。论据必须围绕中心论点,这是一个最基本的要求。选用的事例与论点若不能保持一致,势必削弱说服力量。像1999年高考作文题《假如记忆可以移植》,若写议论文,就必须要弄清“记忆”与“记忆力”的区别,有的考生所举的事例就明显犯了论据与论点游离的错误,举了郭沫若倒背《红楼梦》的事例,使说服力大打折扣。

  选用事实论据还要注意几点:

  ①论据必须具有典型性。典型就是指论据要具有代表性。

  ②论据必须具有新颖性。不少学生的议论文写作离不开一些陈旧的事例,像一写失败与成功的关系,似乎就离不开爱迪生发明灯泡,一写逆境成才就非写张海迪不可,类似的内容不是说不可以用,而是说你用,他用,大家都用,谁的作文与众不同呢?

  ③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与记叙文的表述不同,它只要求表述出与论点相关的内容即可。

  3、论证:是议论文写作的重要一环,它包含的内容也较多。

  ①论证的基本类型:立论、驳论。立论从正面论述,驳论从反面论述。我们写议论文一般以立论为主。

  ②论证的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分析问题(为什么)→解决问题(怎么办)也即:引论、本论、结论。

  ③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一篇文章中段与段之间,句与句之间灵活地运用多种论证结构层次会使议论文更具活动性。

  ④常用的论证方法:

  a、例证法,用典型事例作论据来证明论点。

  《简笔与繁笔》:举洋洋洒洒百万言的《水浒传》中“武松打虎”片断,景阳岗的山神庙,一个“破落”使境界荒芜之景全出。这里两个字对百万言,可谓用简到了极点。同样作品里作者写繁笔的好处时,却又举了短篇小说《社戏》中的例子,也不得不说是极为典型。

  运用例证法要注意对事例叙述的方法。注意并列的几个事例的顺序,还要注意安排的详略,大家熟知的材料要略写,不熟知的要详写。

  b、喻证法,增强了作品论证的形象性。

  运用喻证法要注意本体、喻体的相似性。鲁迅的《拿来主义》中把文化遗产喻为一所大宅子,列举一个青年对待大宅子的态度来表达作者对文化遗产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形象、生动,给人们以很深的印象。

  c、对比论证:这种方法可以增强论证的鲜明性,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

  2000年高考一则优秀作文题为《四幕剧》,其中的第二幕剧写了这样一个内容:

  背景:一个小餐馆中,一张桌子,面对面坐着两个人,他们面前的盘子里各有半个甜面圈。

  A:唉!天哪!只剩下半个甜面圈。(A一脸的无奈)

  B:上帝!真是太好了,还有半个甜面圈。(B一脸快乐状)

  文章中写的这段话对比鲜明,对待生活的悲观和乐观跃然纸上,正如该文作者说:乐观的人在被玫瑰刺伤后仍会说多美的花,悲观的人在看到刺时就会说多糟啊。我选择玫瑰的美,因此我选择前者。

  d、引证法,除引用名人名言以外,我建议同学们应该多积累一些古典诗词中的名句,它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它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近两年高考没有考查名句,全给高中生造成一种误解,不考就不积累是不对的。

  浙江一考生在2000年作文中有这样一段话:人与人如此的不同。信手翻着宋人话本《碾玉观音》,不由得这样想。话本的开头是这样的疑问,“春已归去,不知哪搭是春住处?”秦观说:春是到江南去了,“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往。“苏小妹说,春是被带走了。”燕子衔将春色去,沙窗几阵黄梅雨”。还有苏轼说、秦观说……(《—花—世界》)

  我只是选取了该文的一个部分,议论文中部分名句或古典诗词曲的引用的效果就不用再说了罢。

  论证方法还有引申论证、因果论证,等等。

  二、议论文逻辑性的具体体现。

  写议论文必须注意逻辑性,段落与段落之间要有非常清楚的逻辑关系,一方面要依靠语句表达出逻辑性,另一方面要借助起过渡性作用的语句突出逻辑关系。

  一个语段的内部之间也需要有严谨的逻辑关系。

  严密的逻辑关系必须反映出作者的行文思路。

  注意议论文中的“但”“但是”等转折连词的作用,俗语有“‘但’字后面有文章”的说法,它的后面有突出、强调的作用,标明了文段或文章的中心,使文章的论点更醒目、更突出。

  注意要善于运用“固然”“诚然”等词语,一个短短的800字左右的议论文,有时很难全面地表述清楚,为了使论证更加全面,更加有针对性,同学们要善于使用这样词语开头的语句表达。以前的高考曾经考过“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的辩论段,这样的文章就极容易失之片面。写作时,选其中的任一题目都要注意“补全”。比如,若选写“近墨者未必黑”,主体论述这一观点以后,在收尾的时候,就应该以这样的结尾段收束:诚然,我们主张近墨者未必黑,但也并不否认近墨者黑的观点,我们只是说一个人如果具备了自我控制能力,我们就有“近墨不黑”的条件。

  三、议论文写作更需要哲理的思考。

  高中阶段是一个人思想渐趋成熟的阶段,人生观、世界观渐渐走向成熟,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也在不断走向成熟。正如此,高考才十分注重对考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在1998年以前,高考作文始终围绕着哲理的深层次思考来命题,像《树木·森林·气候》就明显涉及了普遍联系的观点,《“近墨者黑”或“近墨者未必黑”》考查了内因与外因的关系,《玫瑰园》考了全面性的观点,等等。

  高中生不爱学政治,是很常见的现象,这很不合适。政治课上有许多哲理及原理会为我们写作所用,它会起到丰富文章内容,深化文章思想的作用,同学们应该善于用一些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现实中的一些问题。

  【例文】

  近墨者黑

  古语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千载之下读来,更让人赞叹古人言语的精辟洗炼,切中要害。

  “近 墨者黑”这个道理其实也很浅显,墨就是一个传染源。由于物质的运动,它势必就要扩散到它周围,它周围的东西也势必要沾染上黑色了。对物如此,对人亦如此。 一个人的习性总会或多或少地给周围人一定影响。大家所熟悉的“孟母三迁”的故事正是一个明证。孟子少时家贫,住的地方靠近墓地。他每日所见就是吹打送葬的 队伍。久之,他也就学会了,整日跟小伙伴一起玩办丧事的游戏。而当他家搬到集市附近时,整日耳闻目睹的是商贩的叫卖声和市场的喧闹,他就又受了商贩的影 响,开始玩起做买卖的游戏。只有当他家搬到学堂附近后,他才受到诗礼熏陶,为他后来发展儒家学术奠定了基础。假如孟母不明“近墨者黑”的道理,不三迁其 家,为孟子找到一个好的环境,恐怕孟子难以成为一代儒家大师。

  其实古人如此,今人亦如此。于是之不是在他的《幼学纪事》中谈到,他如果不是有正直的老师、朋友扶持,很可能会走上“歧路”吗。“蓬生麻中,不挟而直”,而白色沙子混进黑泥,久之,就会面目全非了。

  明 白了这个道理,我们就可以正确地选择同学、朋友、老师,使自己和正派有修养的人来往,共同研究学问,互相帮助,彼此促进,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而不要结交 一些不三不四的社会青年,使自己堕落。个人慎交友才能走正路,而国家亦如此。“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之所以兴隆也。”也说明了这个道理。

  “近墨者黑”这句古语将时刻提醒我们,让我们在良好的环境中成长为正直有用的人吧。

  【简评】

  本文以近墨者黑为论点,说出一番道理来,作者先从物理方面,用扩散的理论解释一些自然现象,然后用孟母择邻的故事,证明环境对人的品格、情趣的影响。还举了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幼年的例子进一步说明。

  在这个基础上,作者提出慎交友的主张,告诫读者不要交不三不见的人,也就是要远离不利于自己健康成长的环境。否则,就容易走上邪路。

  本文思路清晰,有理有据,语言也明白晓畅。

  近墨者黑

  我同意“近墨者黑”的观点。

  有人说“近墨者未必黑”,说“荷花出污泥而不染”,我认为没有道理,荷花是花苞长出水面以后才开放的。所以能“不染”,如果它在污泥中开放,从物理学和生物学角度,我们不难想像出它将是一副怎样的“尊容”。

  我 们不难举出“近墨者黑”的实例,修理汽车的工人每天接触油污。日久天长,他们的手变得浸满油污;我们挖开煤厂中煤堆下面的土地,就会发现它们大部分成分都 是煤。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无论人手,还是土地,都是有一定空隙的。由于分子扩散作用,日久天长,油污必然会通过手的表皮进入皮肤内部,煤分子也会扩散进 入土层。

  任何事物都不是无缝可击的,物质是这样不需说,人的道德修养也是如此。如果你接触美好的事物或品质优秀的人,耳濡目染中,你会不知不觉地受陶冶,不自觉地接受真善美的世界观,而自身成为一个优秀的人;但如果你置身于一个假、恶、丑的生活环境中,渐渐的,你会不自觉地接受假、恶、丑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使自己或多或少地受到坏的影响,这就是近墨者黑。

  年轻人尤其如此,我们思想单纯,阅历浅、经验少、辨别是非的能力还不强。但这时候思想敏锐,容易接受新鲜事物,容易被着色,所以我们更要提高警惕,争取多接触一些美的事物,使自己得到熏陶;且防微杜渐,对丑恶的东西坚决摒弃。

  警惕呀!近墨者黑!

  

议论文作文教案2:

  教学目标:

  1、了解议论文三要素;

  2、能够从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重难点:

  1、学会多角度阐述中心论点。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步骤:

  一、导入:高二这一年来我们都在训练议论文,每次的考试都是以考察议论文写作为主,老师在改卷过程中发现同学在找中心论点是有些盲目;有些作文题目是直接给出中心论点,比如说本学期的第一次月考“知足者不常乐”的作文题就直接给出了中心论点,但很多同学不知道怎样去分解中心论点,从而使得文章索然无味。这节课我们介绍这些方面的一些方法,希望对大家的议论文写作有一定的作用。

  二、大家都知道议论文有三要素,即论点、论据和论证。论点: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帅,任何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论点应该鲜明、准确、概括,绝不可模棱两可,让人捉摸不定。下面我们来看看本次月考中我们一些同学的中心论点,大家一起来分析分析:

  (一)

  “常乐者不知足”是我国自古以来流传的许多成语之一,其反意则是“知足者常乐”。这两句成语的语境都意味深长,诗人回味无穷。面对着这样一句话,我今天会有不同的思考。(开篇中心论点没有摆出)

  (二)

  古人云:“知足者常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恰恰相反,经常快乐开心的人是不会感到知足的。知足常乐是一种安于现状的一种体现。由于人有欲望,因此对于现实的需求永远不会满足。就像大海里的海水永远抽不干,我们要在原来的基础上,有进一步的需求,才能让自己价值不停留在一个阶梯上,而是有所提高,对事情要有追根究底的毅力,同时当追求到某一种事物时,不应就此满足,而应继续追求更高的目标。总之,经常快乐的人是不应感到满足的。(虽然说在第一段中给出了中心论点,但开头第一段就有200字,全文800字左右,可想而知后文的论述所占比例就很少了。)

  (三)

  知足,是现代生活里常被遗忘的一个词,今天的生活大部分是为了明天过得更好而打拼,日益激烈的竞争,每况愈下的争夺无时不在压迫着我们前进。如你知足,你停滞,那么给你留下的就只有落后和遗憾了,在今天的社会里,常乐者很难知足,知足者有时则无法常乐。(观点不够明确,绕来绕去都没有把观点说清楚。)

  (四)

  人们常说,“知足者常乐”,因为自身的愿望获得满足了,就快乐了,知足了,这固然重要,但更可贵的,则是“常乐者不知足”,的精神。这种精神会使人们为了使实现自己的快乐,而不断地奋进。(观点直接、明白,同时运用对比的方法来阐述观点,有说服力。)

  从上面同学们的分析,我们知道一般的议论文在开篇就要点明中心论点,特别是考场作文更应如此。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在文章中突出中心论点,使得文章更有说服力,大家的得分又高呢?今天我们从两个方面来学习一些实用的方法。

  第一种是在文章开头就摆出中心论点,这一点可能大家都比较容易做得到,我们今天所讲的是如何写出更有吸引力的开头,是改卷老师眼睛一亮就能给我们打出高分。

  大家先看几个例子:

  1、小鸟要飞翔在蓝天,需要有一对翅膀;实践要发挥它的巨大作用,需要理论的指导。理论就是实践的翅膀。育民小学举办了游泳训练班,经过一年的训练,在A县小学生游泳比赛中获团体冠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实践要飞翔,离不开理论这一对翅膀。

  2、一个女歌星扭动腰肢在台上忸怩作态唱上一曲,所得酬金如天女散花一样从天而至。而一名科技界的女教授,辛苦大半生,累计工资还不及女歌星一曲所得。女教授不会扭动腰肢,她手里拿的是厚厚的讲义。为了表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人们给她胸前别上鲜花一小朵。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要不要体现在劳动报酬上,引起了人们的争论。

  3、“怎样看待得与失呢?关键要看为什么得,为什么失,如果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而牺牲一些个人利益,这样的‘失’是值得的。相反,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种‘得’的代价,是遭人鄙视和唾骂!

  4、宋代理学家朱熹曾有这样一首诗:“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子讲的是他的读书体验。拿来一本书,作者的观点、思想一目了然,这就是所谓‘清如许’,作者平时不停地读书、思考、探究,这就是所谓“活水来”。没有‘活水来’就没有‘清如许’,所以,一定要“搞活”。世事皆如此。

  5、“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大家看完以上五则例子,觉得他们好在什么地方?(请同学回答)

  明确:

  1、喻,用比喻开头,借助形象帮助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

  2、比,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3、问 ,通过自问自答,引人注意,发人深思。

  4、引 ,引名言打头,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

  5、释 ,阐释题目含义破题,引出正论,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通过一些讲解后,我们进入实战环节,这个环节采用填空的方式进行,大家看到手中的资料,每篇文章都有几处空白的地方,我们的要求就是根据上下文补充所缺的部分。

  我们来看2002年高考全国卷作文试题:

  有一位登山者,途中遇到暴风雪,他深知如果找不到避风之处必死无疑。他走啊走,突然脚下碰到一个僵硬的东西,他扒开雪地一看,原来是一个冻僵的人,他心想:是救他呢还是继续前行?经过心灵翻江倒海的思量之后,他决定救这个人。于是,他脱下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经过一番努力,终于把他救醒了。于是,两人搀扶着走出雪地。

  也许人人不一定能够碰到这样的生死抉择,但是我们生活中也会面临一些与触动心灵有关的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该怎样选择?为什么会作这样的选择?

  请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范围不要超出这个内容之外:

  1、立意自定2、文体自选3、题目自拟4、不少于800字5、不得抄袭。

  倾听心灵的钟声

  站在人生的岔路口,我们无数次面对这样的抉择:爱与恨、悲与喜、苦与乐、得与失……我们犹豫、踌躇、举棋不定、左右为难。其实,此时我们只需静下心来,倾听心灵的钟声,作出正确的抉择。

  古代学者说:“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舍生取义者也,这是怎样的崇高与豁达,这又是怎样的气魄与壮志。简单两句话,便概括出古代男儿舍身取义报国的壮志雄心,勾勒出中华儿女赤胆忠心,这是我们炎黄子孙的传统美德,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看过这样一篇文章吗?

  一个小女孩,站在法庭上面对离婚的父母,她会选择谁牽这不是一个普通的选择,因为选择了母亲,她就选择了富贵、选择了澳大利亚;选择父亲,她就选择了贫穷,选择了中国。人人都说这太难了,可小女孩选择了父亲,选择了含辛茹苦单独抚养她长大的父亲,舍弃了富有却极少见的母亲。大家都被震撼了,这难吗?“其实很简单”,小女孩如是说。我相信,这的确很简单,面对这种艰难的抉择,你只需要静下来,听听你的心灵,让它来告诉你,你需要什么。小女孩做到了,尽管她才14岁。

  钻石镶嵌的王冠珠帽,质地优良、做工精细的衣服、靓装,这一切构筑了一个美丽而华贵的女人。西方一位哲人说:“女人啊,就是一种贪婪的动物。”此话不假,但也要看你在物质上还是在精神上。珠光宝气的人恃“财”傲物、目空一切,她们用金钱堆造外表的美丽,却忽视了心灵的纯净,到头来也只是换来人们的不屑一顾。这也就是一种抉择,她们无法平静倾听心灵的钟声,最终选择了令人可悲、可叹的抉择。

  我无力举出太多例子证明抉择的重要性,也乏回天之术让那样错误抉择的人重选一次。我只有感慨,感慨聪明的人,感慨糊涂的人,但我又深知人岂能永远活在感慨之中。前人走过的路,犯过的错,便是前车之鉴,它们用真最实的东西阐明了一个道理,作出正确的抉择,便是促你走向成功的关键。

  是啊,人生就是在这不断地抉择中前进,从不断地跌倒中爬起,世事便是这样的,人就是这样长大的。朋友,当你面对人生的抉择时,请不要慌乱,静下心来,倾听你心灵的钟声。

  选择永恒

  徘徊在生与死间,踌躇于明与暗间,有人选择生,也有人选择死,有人选择明,也有人选择暗……真正源于人类内心深处的一缕精神血脉,却选择永恒。

  选择永恒--流星的永恒源于用生命划亮的光华,飞蛾的永恒源于用生命追求的光与热,人生的永恒呢?源于一次次选择。

  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他们选择了永恒--纵然谄媚污蔑蒙蔽视听,也不随其流扬其波是执着的选择,纵然马革裹尸魂归关西,也要扬声边塞尽扫狼烟,这是豪壮的选择;纵然一身清苦终日难饱,也愿怡然自乐、躬耕陇亩,这是高雅的选择……在一番番选择中,帝王将相成其盖世伟业,贤士迁客成其千古文章。

  而今天呢?有多少人在温柔富贵乡中疲软筋骨麻木神经?有多少人愿选择清贫,选择质朴,选择刚健?物欲横流流尽了血汗,歌舞升平平息了壮志,阿谀逢迎迎合了庸人,追名逐利害苦了百姓!千百年民族精神魂大气磅礴还有谁唱?五千年传统美德源远流长还有谁传?选择永恒,不是要我们抖落千年文明摔碎道德瓷罐;选择永恒,不是让我们漠视生命麻木不仁。

  选择永恒,需要“威武不能屈”的大丈夫精神,需要“金戈铁马去”的慷慨志向;选择永恒,需要“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探寻,需要“要留清白在人间”的高洁。

  用心灵选择,给人一片绿阴,用意志选择撑出一道晴空。对生命的膜拜,信心的追求,需要我们选择永恒。滚滚洪水中,勇士选择自身的离去却给了别人的生;浩瀚沙漠里,战士选择自身的苦辛却给了别人幸福。面对歹徒毫不畏惧,面对苦难迎难而上,生命的选择赋予人活力、追求与成功,灵魂的选择产生永恒。

  选择永恒。“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选择永恒。追求生命图腾,激昂生命斗志,让掉进泥潭的人振奋,让处于危难的人平安,纵然一无所得,纵然粉骨碎身,也要将文明与道德的火炬传承,也要用今生无悔的选择铸就春秋的华盖与乐章。选择永恒,虽九死而犹未悔!

  

议论文作文教案3:

  目录

  写好议论文

  前言

  第一节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

  第二节 议论文的谋篇布局

  第三节 议论文的开头引入

  第四节 议论文的素材运用

  第五节 议论文的论证过程

  第六节 议论散文

  写好记叙文

  ……

  前言

  议论文的文体特征

  要素:

  论点 论据 论证

  2、表达方式:

  议论为主(不要用过多叙述)

  3、语言:

  平实 利落 有力

  4、取胜关键:

  思路缜密 材料丰富 语言专业

  议论文的逻辑基础

  ——概念 判断 推理

  概念:反映对象特有属性或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

  概念与语词:概念由语词来表达。

  (但一个语词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会表示不同概念,所以审题和写作时要注意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

  eg:《晒》(套题3)

  概念的内涵与外延

  内涵:反映在概念中的对象的特有的属性或本质属性

  eg:台阶--①用沙石、混凝土砌成的,一级级供人上下的建筑物。②比喻避免因僵持而受窘的途径或机会

  外延:具有概念所反映的特有的属性或本质属性的对象

  (审题的意义就在于弄清作文题中概念的内涵,立意的关键就在于确定作文题中概念的内涵,谋篇布局的方法之一是落实概念的若干个外延)

  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断定的思维形式。

  判断与语句:判断用语句来表达。

  判断的类型:

  性质判断:所有(有的、某一)S 是(不是)P

  关系判断:S 高于/ 胜于/ 弱于P

  假言判断:只有(除非,只要,如果)S 才(就)P

  (立意就是将作文题化为一个判断来表达,这个判断就可以是中心论点了)

  eg:与对手为邻,才能不断进步

  推理:由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形式。

  推理通常包含有“ 所以”“ 因此”“ 由此可见” 等关联词的因果复句。

  推理的类型:

  演绎 推理 由一般到特殊的推理

  归纳 推理 由特殊到一般的推理

  类比 推理 由特殊到特殊的推理

  归谬推理

  三段论:所有M 是P

  S 是M

  所以,S 是P

  (推理的思路其实就是论证的思路)

  牢里关着3个很聪明的囚犯。国王一日高兴,想特赦囚犯当中最聪明的那个。

  他发了3顶帽子给这三个囚犯戴在头上,并告诉囚犯,帽子的颜色不是黑就是白;每个人只能看到另外两个人头上的帽子,但看不到自己帽子的颜色。囚犯之间绝对禁止相互交流、沟通。

  国王又说,囚犯要想获得赦免,得符合如下两个条件中的一个:

  1)当看到两顶白帽子时;

  2)确认自己头上的帽子是黑色时;

  (但囚犯如果判断错了自己帽子的颜色,则会被立刻杀头)

  --------

  实际上,国王给三个囚犯的帽子都是黑色的,因此三个囚犯围坐了相当长的时间,互相看着别人的帽子,但没人出声。终于有个相对聪明点的囚犯站了出来,非常肯定和自信的对国王说,他头上的是黑帽子,并证明了这一点。果然国王赦免了他...

  逻辑基础的运用

  逻辑基础的运用

  作文课程 第三次作业

  1、(09四川)请以“熟悉”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作文。

  2、(09湖南)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3、(10上海)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许多方面。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残缺也是一种美。

  2005年的春晚,舞蹈《千手观音》令人惊艳,令人记住了邰丽华,一位残疾人艺术家。邰丽华两岁的时候,一场高烧夺去了她的听力,从此,这个聪明伶俐的女孩就走入了一个无声的世界。然而,聋哑学校里的一节韵律课改变了她的人生。她爱上了节奏,爱上了用肢体去阐述她对节奏的感知,阐述她对生命的热爱。经过多年的苦练,她终于为世人奉献了一场绝美的艺术盛宴。她说:“残疾不是缺陷,而是人类多元化的特点。残疾不是不幸,而是不便。残疾人,也有生命的价值。愈是残缺,愈要美丽!” 可见,残缺,也可以变成一种美。

  残缺也是一种美。

  坚强,能够将残缺升华成一种壮美。 2005年的春晚,舞蹈《千手观音》令人惊艳,令人记住了邰丽华,一位残疾人艺术家。 邰丽华是不完美的,双耳失聪,注定了她无法聆听音乐的悦耳,无法聆听天籁的动人;然而,当她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用舞姿述说着对世界对生命的热爱之时,有谁能说这不是一种美?这是一种震撼人心的壮美。这种美来自舞蹈,更来自她的坚强。

  返回

  不要为失去而忧伤,有时,失去何尝不是别样的收获?道尔顿失去色觉,却意外发现了色盲症这一医学现象;贝多芬失去听觉,却用他的灵魂的奏出一曲命运交响;刘翔失去跳高的机会,却在田径赛场上跑出一个奇迹。

  道尔顿失去色觉,却意外发现了色盲症这一医学现象;贝多芬失去听觉,却用他的灵魂的奏出一曲命运交响;刘翔失去跳高的机会,却在田径赛场上跑出一个奇迹。可见,失去并不可怕,它可能带来更大的收获。

  道尔顿失去色觉,却意外发现了色盲症这一医学现象;贝多芬失去听觉,却用他的灵魂的奏出一曲命运交响;刘翔失去跳高的机会,却在田径赛场上跑出一个奇迹。而我等凡夫俗子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当你失去一次考试的成功时,你会收获深刻的教训与进取的动力;当你失去娱乐嬉戏的时间而专注于学习时,你会收获充实的快乐与成功的喜悦。

  议论文的审题立意(一)

  ——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例

  (观点型作文题)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需要不断往前走,同时也需要经常回头。“回头”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视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哪几步走对了,哪几步走错了,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等等。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回头;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回头。

  请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需要不断往前走,同时也需要经常回头。“回头”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视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哪几步走对了,哪几步走错了,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等等。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回头;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回头。

  请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人生需要不断往前走,同时也需要经常回头。“回头”能够使你对过去的脚步及时加以回视和省视,知道哪儿深了,哪儿浅了||,哪儿走歪了,哪儿跌过跤||,哪几步走对了,哪几步走错了||,接下来的路应该怎么走||,等等。人的高明往往不在于天赋,而在于懂得回头;人的成功往往不在于技巧,而在于及时回头。

  请以“人生需要多回头”为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2892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