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

时间: 保燕2 历史典故

  “制作和了解这类描写历史的成语,可以学习更多所用的历史典故。”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供大家学习!

  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注音】míng xiū zhàn dào , àn dù chén cāng

  【成语故事】秦末项羽灭了秦以后,自封西楚霸王,背叛谁先攻入咸阳的人为王的约定,刘邦极为不满,领兵进入四川,沿途烧了巴蜀的栈道,封为汉王,刘邦得到韩信的帮助,明里在修栈道,背地绕道轻取项羽的大将章邯,进而取得中原为王。

  【出处】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

  【解释】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用于战争、商业等方面

  【近义词】明争暗斗

  【成语示列】莫非他心里有这段姻缘,自己不好开口,却‘明修栈道,暗度陈仓’,先说定了我的事。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九回

  【成语造句】

  ◎ 从法律监督措施的落实情况看,由于好人主义、本位主义、官僚主义作怪,有的地方和单位领导对法律监督不重视、不支持,甚至存在抵触心理,"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甚至口是心非,阳奉阴违。

  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二):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拼音】shī zhī háo lí , miù yǐ qiān lǐ

  【成语故事】西汉时期,赵充国奉汉宣帝之命去平定西北地区叛乱,见叛军军心不齐,就采取招抚的办法,使得大部分叛军投诚。可汉宣帝命他出兵,结果出师不利。后来他按皇命收集军粮,造成叛乱,他感慨地说:“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出处】《易》曰:‘君子慎始,差若毫厘,缪以千里。’  《礼记·经解》

  【解释】毫、厘:两种极小的长度单位。开始稍微有一点差错,结果会造成很大的错误。

  【用法】作宾语、分句;指小错误会产生大错误

  【近义词】失之毫厘,差之千里

  【成语举例】孙先生却把它看成先有文人,而后变成弄臣。这一来,真是“失之毫厘,谬以千里”了!  闻一多《屈原问题》

  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三):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拼音】nìng kě yù suì , bù néng wǎ quán

  【成语故事】公元550年,东魏的孝静帝被迫让位给丞相高洋后被毒死。高洋同时还杀害他的儿子及所有亲属以斩草除根。后扬言杀他的远房宗族。元景皓表示“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宁愿被杀头也不愿改元姓高,被元景安告密遭到高洋的杀害。

  【典故】大丈夫宁可玉碎,不能瓦全。  《北齐书·元景安传》

  【释义】宁做玉器被打碎,不做陶器得保全。比喻宁愿为正义而死,不愿苟全性命。

  【用法】作谓语、定语、状语;指人的个性

  【相近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反义词】委曲求全、苟且偷安

  【示例】宁可玉碎,不能瓦全,无耻苟活,生不如死。  刘绍棠《花街》

  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四):十年生聚,十年教训

  【拼音】shí nián shēng jù , shí nián jiào xùn

  【成语故事】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交战,吴王夫差活捉了越王勾践,让勾践到吴国为奴,勾践给吴王进贡美女西施。自己则卧薪尝胆,采用文种的“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略,增加人口,聚积财物,同时勾践还积极发展农业与军事,一举攻占吴国。

  【典故】越十年生聚,而十年教训,二十年之外,吴其为沼乎!  《左传·哀公元年》

  【释义】生聚:繁殖人口,聚积物力;教训:教育,训练。指军民同心同德,积聚力量,发愤图强,以洗刷耻辱。

  【用法】作宾语、分句;用于劝诫人

  【相近词】生聚教训

  描写历史典故的成语(五):南山可移,判不可摇

  【拼音】nán shān kě yí , pàn bù kě yáo

  【成语故事】唐睿宗时,太平公主蛮横无礼,大肆侵吞百姓的财产。一次她的手下到农民家抢走碾石,农民告上雍州官府,司户李元纮判交还碾石。李的上司窦怀贞害怕得罪了太平公主,亲自要李元纮改判。李元纮气愤地告诉他南山可移、判不可动摇。

  【典故】南山可移,判不可摇也。  《旧唐书·李元纮传》

  【释义】南山:终南山;判:裁决;摇:动摇。终南山可以移动,但已定下的案子决不能更改。

  【用法】作宾语、定语、分句;指已经定案

  【相近词】南山可移,此案不动

  【成语示列】做法官要有南山可移,判不可摇的精神。

286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