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历史典故 >

历史典故之经典

时间: 马斌2 历史典故

  坚瓠

  【坚瓠】

  《韩非子·外储说左上》:“齐有居士田仲者,宋人屈谷见之,曰,‘谷闻先生之义,不恃仰人而食。今谷有树瓠之道,坚如石,厚而无窍,献之。’仲曰:‘夫瓠所贵者,谓其可以盛也。今厚而无窍,则不可剖以盛物,而任重如坚石,则不可以剖而以斟,吾无以瓠为也。’曰:‘然,谷将弃之。今田仲不恃仰

  人而食,亦无益人之国,亦坚瓠之类也。’”

  大瓠坚实无窍实在是一个废物,屈谷用坚瓠作比,意在讥讽田仲的清高自负,于国无益。《庄子·逍遥游》中惠施与庄子的谈话,也说了类似的故事,但庄子的意思却一反俗常,他反过来批评了那种只说坚瓠无用,而不善于据情致用的僵化思想。

  后以“坚瓠”喻指人头脑顽固不易开导,大而无用。

  《文选》卷二六谢灵运《永初三年七月十六日之郡初发都》诗:“空班赵氏璧,徒乖魏王瓠。”后句“魏王瓠”即指此巨瓠。

  奸人妇人之泣

  【奸人妇人之泣】

  《孔丛子》卷下《儒服》:“子高游赵,平原君客有邹文、季节者与子高相善。及将还鲁,诣故人诀既毕,文、节送行,三宿临别,文、节流涕交颐,子高徒抗手而已。分背就路,其徒问曰:‘先生与彼二子善,彼有恋恋之心,未知后会何期,凄怆流涕,而先生厉声高揖,此无乃非亲亲之谓乎?’子高曰:‘始焉谓此二子丈夫尔,今乃知其妇人也,人生则有四方之志,岂鹿豕也哉,而常聚乎?’其徒曰:‘若此二子之泣非耶?’答曰:‘斯二子良人也,有不忍之心,其于敢断必不足矣!’其徒曰:‘凡泣者一无取乎?’子高曰:‘有二焉,大奸之人,以泣自信。妇人懦夫,以泣著爱。’”

  战国时,鲁人孔穿字子高,为孔子之后。孔穿认为人生应有四方之志,不能像猪鹿那样整天聚集一处。故离别之时,不必哭泣。男儿哭伤,说明心理素

  质的不果敢坚毅.然泣涕也并非无用,奸人泣涕是为了取信于人;妇人泣涕。是为了表示爱心。

  唐·罗隐《泪》诗;“自从鲁国潸然后,不是奸人即妇人。”

  贾氏窥帘

  【贾氏窥帘】

  《世说新语·惑溺》:“韩寿美姿容,贾充辟以为椽.充每聚会,贾女于青璅(璅同“琐”。古代官门上的一种装饰.)中看见寿。说之,恒怀存想,发于吟咏。后婢往寿家,具述如此。并言女光丽。寿闻之心动,遂请婢潜修音问,及期住宿。寿跷捷绝人,逾墙而入,家中莫知,自是充觉女盛自拂拭,说畅有异于常.后会诸吏,闻寿有奇香之气,是外国所贡,一着人则历月不歇。充计武帝惟赐己及陈骞,余家无此香,疑寿与女通,而垣墙重密,门阁急峻,何由得尔。乃托言有盗,令人修墙。使反曰:‘其余无异,推东北角如有人迹。而墙高非人所踰。,充乃取女左右婢考间,即以状对,充秘之,以女妻寿。”

  “贾氏窥帘”又称“韩寿愉香”‘韩令愉香”,后代指男女私情。

  宋,李清照《漱玉集》《多丽》(小楼寒)词:“韩令偷香,徐娘傅粉,莫将比拟未新奇。”

  贾马

  【贾马】

  《晋书。文苑传序》:“自时已降。轨躅同趋,西都贾马耀灵蛇于掌握,东汉班张发雕龙于绨椠,俱标称首,咸推雄伯。”

  西汉时,著名文人贾谊和司马相如,二人都以辞斌闻名.后遂用为称美作品或文士之典。

  嘉禾,嘉谷献成王

  【嘉禾(嘉谷献成王)】

  《尚书·周书·归禾·序》:“唐叔得禾。异亩同颖。献诸天子,王命唐叔归周公于东,作《归禾》。”《史记》卷四《周本纪》:“晋唐叔得嘉谷,献之成王,成王以归周公于兵所。,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郑玄曰:‘二苗同为一穗。’”

  西周时,唐叔虞所在的晋地发现嘉禾,即双穗之禾,时人视为样瑞,故献给成王。

  后因用为咏祥瑞的典故。

  唐·韩愈《奉使常山早次太原呈副使吴郎中》诗:“地失嘉禾处,风存蟋娜辞。”

  葭思,蒹葭之思

  【葭思】

  《诗经·秦风·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葭,初生之芦苇。

  “蒹葭”为“蒹葭之思”的省语。旧时书信中常用此作为表示对人怀念的典故。

  鲁迅《热风·随感录四十》:“只有几封信,说道,‘久违芝宇〔即眉宇,以人的容貌代人),时切葭思。”

  贾逵问事

  【贾逵问事】

  《后汉书·贾逵传》,“贾逵字景伯,扶风平陵人也。……逵悉传父业,弱冠能诵《左氏传》及《五经》本文,以《大夏候尚书》教授,虽为古学,兼通五家《穀梁》之说.自为儿童,常在太学,不通人间事.身长八尺二寸,诸儒谓之语曰:‘问事不休贾长头。’”

  东汉贾逵是一位有名的学者。他自幼勤学,在太学读书时,专心致志,从不过间世事,但对学习不明之处,探索请教,孜孜不倦。儒士们都称他是:“问事不休贾长头。”后因用为勤学好问的典故。

  唐·李瀚《蒙求》:“贾逵问事,许慎无双。”

  贾笔

  【贾笔】

  《汉书·贾谊传》:“以能诵诗书属文称于郡中。””谊数上疏陈政事……”

  西汉贾谊文才出众,所遗文集,均为后人所称誉。后遂用为佳作之典。

  唐·杜甫《寄岳州贾司马六丈巴州严八使君两阁老五十韵》诗:“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

  颊上三毫

  【颊上三毫】

  《晋书·顾恺之传》:“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

  顾恺之画裴楷像,在脸颊上加了三根毫毛,使得形象更加逼真。

  后遂以“颊上三毫”来作为文章经润色后更加精彩的典故。

  宋·苏轼《赠李道士》诗:“腰间大羽何足道,颊上三毛自有神。”

  戛釜撞瓮

  【戛釜撞瓮】

  宋·严羽《抢浪诗话·诗评》(卷四):“读《骚》之久,方识真味。须歌之抑扬,涕洟满襟,然后为识《离骚》,否则如戛釜撞瓮耳!”

  原是说读屈原的《离骚》,必须理解其中的思想感情,否则读起来象“戛釜撞瓮”,听起来很难听。后用以比喻朗诵诗文或演奏音乐不中听。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

  【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敝帚千金)】

  《东观汉记·光武帝纪》:“帝闻之,下诏让吴汉副将刘禹曰:‘城降,婴儿老母。口以万数,一旦放兵纵火,闻之可谓酸鼻。家有弊帚,享之千金。禹宗室子孙,故尝更职,何忍行此!”敝帚:破旧的扫帚。干金:很多钱,喻指贵重。把破旧的扫帚看得比千金还贵重。

  后因以“家有扫帚,享之千金”用为把自已没有价值的东西当作宝贝加以珍爱。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俚语曰:‘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斯不自见之也。”

  家徒四壁,家徒壁立

  【家徒四壁(家徒壁立)】

  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文君夜亡奔相如,相如乃与驰归成都。家居徒四壁立。”汉·班固《汉书·司马相如传》:“……相如与驰归成都。家徒四壁立。”徒:只。相如家中极其清贫,空无资储,仅有四面的墙壁。后因以“家徒四壁”形容家中十分贫穷,一无所有。

  北魏宋·灵乌《元湛墓志〕:“清等胡威,家徒四壁。”

  宋·辛弃疾《水调歌头》:“好在书携一束,英问家徒四壁,往日置锥无。”

  家丑不可外扬

  【家丑不可外扬】

  《五灯会元·玄门偃禅师法嗣》:“问:‘如何是和尚家风?’师曰:‘不欲说以人。’曰:‘为什么却如此?’师曰:‘家丑不外扬。’”

  家中的丑事不可对外人宣扬,以免丢人败兴。

  《清平山堂话本·风月瑞仙亭》:“欲要讼之于官,怎奈家丑不可外扬,故尔中止。”

  佳城郁郁

  【佳城郁郁】

  晋·张华《博物志》七《异闻》:“汉滕公(夏侯婴)薨,求葬东都门外,公卿送丧,驷马不行,踣地悲鸣.跑蹄下地,得石有铭,曰:‘佳城郁郁,三千年,见白日,吁磋滕公居此室!’遂葬之。”《西京杂记》四记作夏侯婴生前的事。

  后专以“佳城”代指墓地。

  《文选》南期·梁·沈休文(约)《冬节后至丞相第诣世子车中》诗:“谁当九原上,郁郁望佳城。”

  髻中鸟卵

  【髻中鸟卵】

  佛经《大智度论·文尼佛》:“(释迦牟尼)在一树下坐,兀然不动。鸟见如此,谓之为木,即于髻中生卵,是菩萨从禅觉,知头上有鸟卵,即自思维。若我起动,鸟母必不复来;鸟母不来,鸟卵必坏。即还入禅,至鸟子飞去尔乃起。”

  释迦牟尼因鸟于其髻中生卵而不起动,直到母鸟孵出鸟卵,小鸟飞出乃起,赞其大慈大悲。

  后遂以“髻中鸟卵”为赞人慈悲心肠的典故。

  济河焚舟

  【济河焚舟】

  《左传·文公三年》:“秦伯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遂霸西戎。用孟明也。”此典又见《史记·秦本纪》。

  公元前六二七年夏四月。秦穆公率军伐郑,在灭滑回师的路上,被晋军击败。公元前六二五年春二月,秦派孟明兴兵伐晋,以报殽山之仇。晋又于彭衙大败秦军。第二年,秦穆公任以孟明为将,率师出蒲津关,渡过黄河后,下令将船全部焚毁,以示决心,攻破王官城,取得了一些胜利,但晋襄公四境坚守,

  不与秦交战。秦军只得自茅津渡河,收掩阵亡将士尸骨,追悼亡灵而还.后因以“济河焚舟”为有进无退,誓死而战的典故。

  《世说新语·言语》:“若文度来,我以偏师待之;康伯来,济河焚舟。”

  季子高风

  【季子高风】

  《春秋左氏传·襄公十四年》:“吴王诸樊既除丧,将立季札。季札辞曰:‘曹宜公之卒也,诸侯与曹人不义曹君,将立子威,子威去之,遂弗为也,以成曹君。君子曰。能守节矣,君义嗣,谁敢奸君。有国,非吾节也。札虽不材,愿附于子威,以无失节。’固立之,弃其室而耕”。

  《史记·吴太伯世家》:“吴人固立季札,季札弃其室而耕,乃舍之。……季札封于延陵。故号延陵季子。”

  吴季札为吴王寿梦之子,为人贤德。父欲立他为太子,季札辞而不就。父死后,兄诸樊立为王,欲让位给他,季札仍固辞不从。后人因而称赞季札的高风

  亮节。后以此比称高风亮节。

  唐·刘长脚《送李挚赴延陵令》:“清风季子邑,想见下车时。”李频《送延陵韦少府》:“延羡称贵邑,季子有高踪。”

  季子多金

  【季子多金】

  《史记·苏秦列传》:“苏秦为从约长,并相六国。北报赵王,乃行过洛阳,车骑辎重,诸侯各发使送之甚重,拟于王者。”还家,“昆弟妻嫂侧目不敢仰视,俯伏侍取食。苏秦笑谓其嫂曰:‘何前据而后恭也?’嫂委蛇蒲服,以面掩地而谢曰:‘见季子位高金多也。’”

  战国时纵横家苏秦因游说各国有功被委以重任,还家后其嫂以“季子位高金多”称誉之。后以此典喻指通显发迹。

  唐·高适《别王彻》:“吾知十年后,季子多黄金。”

  重旧游

  【季重旧游】

  《文选》卷四十二,三国魏·曹丕《与吴质书》:“昔年疾疫,亲故多离其灾。徐、陈、应、刘,一时俱逝,痛可言邪?昔日游处,行则连舆,止则接席,何曾须臾相失?……谓百年己分,可长共相保。何图数年之间,零落略尽,言之伤心!”

  季重是三国时吴质的字。首工曾致书吴质,书中感叹二人昔日同游共饮之欢。后以“季重旧游”咏叹故友分离怀念旧情。

  唐·韩偓《乱后春日途经野墉》:“季重旧游多丧逝,子山新斌极悲哀。”

  季芈嫁钟建

  【季芈嫁钟建】

  《左传·定公五年》;“王将嫁季芈,季芈辞曰:‘所以为女子,远丈夫也,钟建负我矣。’以妻钟建,以为乐尹。”

  楚昭王要嫁妹妹季芈时,季芈说:‘就女德来说,应该是男女授受不亲,可是钟建已经背过我了。’(指公元前五O六年十一月,吴军攻入楚国,楚昭王

  带领胞妹季幸逃出那城时,钟建曾经背过季举一事。)意指不能再嫁别人。后用为妇女守德操之典。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卷十二《锦瑟》:“妾身已附君体,意欲效楚王女之于臣建。但无媒,羞自荐耳。”

  季伦园,季伦沼,季伦家

  【季伦园(季伦沼、季伦家)】

  《世说新语·汰侈》:“石崇与王恺争豪,并穷绮丽,以饰舆服。”南朝·梁·刘孝标注:“《续文章志》曰:‘崇资产累巨万金,宅室舆马,僭拟王者。庖膳必穷水陆之珍。后房百数,皆曳纨绣,珥金翠,而丝竹之艺,尽一世之选。筑榭开沼,殚极人巧。”

  季伦是晋名士石崇的字,其为与人争豪,曾“筑榭开沼.殚极人巧”,建造名胜“金谷园”。后以“季伦园”喻指华美的园林。

  唐·高球《三月三日宴王明府山亭》:“季伦园里,逸少亭前。”

  计日受奉

  【计日受奉】

  《后汉书·羊陟传》:羊陟字嗣祖,太山梁父人。拜侍御史,再迁冀州刺史。“帝嘉之,拜陟河南尹。计日受奉,常食干饭茹菜。禁制豪右,京师惮之.”

  东汉人羊陟,为官清正廉洁,任河南尹时,他按照实际工作日计日领受俸银,不贪一点便宜,后用为咏廉吏之典。

  唐·崔峒《题桐庐李明府官舍》诗:“观风竞美新为政,计日还知旧触邪。”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颜渊》: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又:《论语·卫灵公》:子贡问曰:“有一言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春秋时,孔子学生仲弓问孔子怎样立身处世才合乎“仁”的道德规范。孔子道:“出门如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去承当大的祀典,都得严肃、认真、谨慎。自己所不喜欢的事情,不要去加诸别人(原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任职在朝没有怨言,落职在野也不发牢骚。”仲弓道:“我虽然迟钝,也要照

  您的话去做。”又:孔子的学生子贡问孔子道:“有没有一句可以让我们终身奉为修身格言呢?”孔子答道:“那大概是‘恕’罢!自己所不想要的,就不要加在别人身上。”

  集苑集枯

  【集苑集枯】

  《国语·晋语二》;“(优施)乃歌曰:‘暇豫之吾吾(注:暇像,闲暇悦乐。吾吾,不敢自亲的样子),不如鸟乌(这句是说,里克欲为闲乐事君之道,却不敢明白的表现出来,其智能还不如鸟乌)。人皆集于苑(生长茂盛的树木).己独集于枯(己,指里克。枯,干死的树木,此喻指太子申生)。’”

  春秋时。晋献公宠幸骊姬,骊姬想立自己的儿子奚齐为太子,阴谋杀害太子申生。朝臣多向着奚齐,惟有大夫里克倾向于母死失势的太子申生。骊姬具酒食使优施与里克饮酒,乘机说服里克。优施在饮酒之间所唱的歌的大意是:你既然也想悦乐君王,却又自己不敢亲近。你的智能还不如鸟乌.别人都集于茂林,你却独集在枯树。言外之意,是劝里克回心转意,赶快放弃申生,支持奚齐。后因以“集苑集枯”比喻志趣不同,趣向各异。

27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