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作文素材 > 读书笔记 >

《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

时间: 廖威2 读书笔记

  小说《西线无战事》以逼真的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令人触目惊心的悲惨场景,表现了人在死亡和灾难面前痛苦的心理过程,形象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罪恶,表达了作者对战争的反思及否定。

  学习啦小编为大家带来了《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参阅。

  《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篇一

  1. 我们不能不认识到,我们这一代人比他们那一代人更诚实:他们超出我们的,无非是空洞的言词和巧妙的圆滑。第一次雨点般的炮火就指出了我们所犯的错误,在炮火底下,他们谆谆教导我们的那种世界观土崩瓦解了。

  他们仍在继续撰写文章,进行讲演,而我们却看到了野战医院和死亡;他们把效忠国家看成是头等大事,而我们却已经知道,死亡的恐惧比以前更加强烈了。然而我们没有成为叛变者,没有成为逃兵,也没有成为胆小鬼——所有这些词汇他们信手拈来就随便使用——我们像他们一样热爱我们的祖国,我们在每次进攻时总是勇往直前;但是我们现在回进行区别,我们一下子学会了观察。我们看到,他们那个世界已经完蛋了。我们突然觉得孤独得非常可怕,而我们只好一直孤独下去。

  2. 当卡特站在棚屋营房前说“今天夜里炮火十分猛烈”时,那不过是他一个人的看法,不是别的;但是如果他是在这儿说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是像月光中的一把刺刀那样锋利的言辞,它能直接刺穿我们思想,它更加亲切,并以一种隐晦的词义对着在我们心中苏醒过来的这个无意识说出来:“今天夜里炮火十分猛烈。”也许这就是我们藏得最深的、最秘密的生活,它正在颤动着,并奋起进行抵抗。

  3. 阿尔贝特吧它说了出来。“战争把我们的一切都毁了。”

  他说得有道理。我们已经不再是青年了。我们不愿再对这个世界发动进攻。我们是逃兵。我们躲开自己,躲开我们的生活。当是我们才十八岁,刚刚开始热爱这个世界,热爱生活,然而我们不得不对它开炮。那第一颗打来的榴弹,击中了我们的心坎。我们与行动、追求与进步割断了联系。我们再也不相信它们了。我们相信战争。

  4. 我,一个士兵,穿着长筒靴,系着腰带,带着干粮,在高高的天空下显得很矮小,沿着展开在前面的道路走着,很快就把一切都忘却了,而且难得有什么忧愁,只顾在广阔的夜空下继续走着。

  一个小小的士兵和一个清楚的嗓音,如若有人想抚摸他,他或许是无法理解的。这个士兵穿着大长筒靴,感觉迟钝地向前行进,因为他穿着长筒靴,除了向前行进,什么都忘得一干二净了。在地平线上,不是有着花儿朵朵和一种美丽的景色,它是那么宁静,以致他这个士兵直想哭泣吗?那里不是有些情景,他并未失去,因为他从来就没有拥有过,那些情景令人眼花缭乱,但对他来说,却应经消逝了吗?他的二十岁的岁月,不是还在那里吗?

  5. 我们躺在榴弹的弧形飞行线路的网格下,生活在茫然难知的紧张之中。在我们的头顶上,偶然性在悠悠荡荡。一颗炮弹打过来时,我可以低下身子,这就是所能做的一切;至于这颗炮弹打到哪里,我既无法准确知道,也不能影响它。

  6. 关于人,我们在这一瞬间知道些什么呢!死神在那里举着双手、戴着钢盔跟在我们后面追逐,三天来我们才第一次可以看到死神的脸,我们也是三天来第一次对他进行抵抗,我们怀着疯狂的愤怒,不再束手无策地躺在断头台上等待,我们能够破坏和杀戮,不仅拯救自己,而且进行报复。

  我们蜷伏在每一个角落里,蜷伏在每一个装着带刺铁丝网的鹿砦后面,我们在奔跑之前,把一捆捆炸药抛到正在冲过来的敌人脚下。手榴弹爆炸的响声猛烈地冲击着我们的胳臂和腿,我们像猫一样低着头、缩着身子跑着,我们被这种声波淹没,这种声波在指称我们,使我们变得残酷,变成拦路抢劫的强盗,变成杀人凶手,变成我眼里的那种魔鬼。这种声波使我们在恐惧、愤怒和求生时增强了许多倍的力量,它使我们寻求拯救,并通过战斗而争得拯救。即使是你的父亲和他们那边的人一道冲来,你也会毫不犹豫地把手榴弹对着他的胸脯扔过去!

  7. 就这样,我们踉踉跄跄地向前走,而令人痛苦地、强有力地钻进我们被筛过、被打得全是窟窿的灵魂里的,是这样一幅图景:闪烁着油光的褐色土地和抽搐着的、垂死的士兵,他们趟在那里,仿佛必须如此,当我们从他们身上跳过去时,他们就抓住我们的腿,同时号叫起来。

  我们已经丧失相互之间的一切感情,当别人的形象落入我们追猎的视线时,我们几乎不能控制自己。我们是毫无感觉和感情的死人,这样的死人,由于玩了一个诡计,运用了一种冒险的魔法,竟让能够奔跑,能够杀戮。

  8. 然而在这儿的战壕里,我们已经失去了这种回忆。它再也没有出现在我们心中——我们已经死了,而它却远远地站在地平线上,它是一种现象,一种捉摸不定的返照,它老是缠住我们,我们既害怕它,同时又毫无希望地爱着它。

  9. 这些嗓音,这几句低语,以及在我后面战壕里的这些脚步声,一下子把我从恐惧死亡的可怕孤独中拉了出来,这孤独几乎毁了我。它们比我的生命更加可贵,这些嗓音,它们比母爱和恐惧更具有意义,它们确实是当今存在着的最强大的、最能保护人的东西“它们是我的伙伴的嗓音。

  10. 人们无法理解,在这样支离破碎的身子上面居然有人的脸,而生命每天就在那里面延续。然而这仅仅是一个野战医院,也仅仅是一个病区——在德国有成千上万,在法国有成千上万,在俄国也有成千上万。既然这样的事情都是可能的,那么所有已经写出来、做出来和想出来的一切是多么没有意义啊!既然几千年的文化根本无法阻止血流成河,无法阻止成千上万个折磨人的监狱存在,那么一切必定都是谎言,都是无关紧要的。只有野战医院才显示出什么是战争。

  我很年轻,现在才二十岁,但是我所认识的人生,无非是绝望、死亡、恐惧以及与苦难的深渊联系在一起的最无意义的浅薄。我看到各国人民都被迫相互敌视,并且默默地、无知地、愚蠢地、顺从地、无辜地相互杀戮。我看到世界上最聪明的头脑在发明武器和制造舆论,以便使这一切更加巧妙和更长久地持续下去。这边和那边以及全世界所有与我同龄的人,都同我一样看到了这种事,我这一代都同我一样经历了这种事。如果我们有一天站起来,走到我们的父亲们面前,要求说明情况,他们将会怎么办?如果没有战争的一个时代来临,他们会指望我们什么呢?几年来我们的工作就是杀人——这是我们一生中的第一个职业。我们对生命的认识仅局限于死亡。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我们将会变成什么呢?

  11. 夜里我们从睡梦中醒来,屈服并委身于潮水般涌来的幻觉的魔力,我们心怀恐惧地感觉到,那个支柱和把我们与黑暗隔开的界限是那么脆弱——我们是小小的火苗,仅靠几堵薄墙凑合着抵挡死亡和愚蠢的风暴,我们在风暴中闪烁着,有时几乎熄灭。后来战役的沉闷的呼啸声变成了一个圆环,把我们牢牢地围在里面,我们蜷缩着身子,睁大眼睛凝望着黑夜。我们唯一的慰藉就是战友们熟睡的呼吸,我们就这样等待着早晨。

  12. 榴弹,一团团毒烟和一群群坦克——压碎,捣烂,死亡。

  痢疾,流行性感冒,伤寒——窒息,烧伤,死亡。

  战壕,野战医院,群葬墓——不再有别的可能性。

  13. 一九一八年夏天——我们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感到最起码的生活如此值得追求;我们驻地草坪上那红艳艳的虞美人,草茎上那滑溜的甲虫,半明半暗、凉爽的房间里暖和的夜晚,黄昏中黑黝黝的、神秘的树木,星星和潺潺的流水,一个个梦幻和长长的睡眠——啊,生活,生活,生活啊!

  一九一八年夏天——从来没有比上前线那一瞬间需要更多默默无声的忍受。关于停战与和平的混乱而又令人兴奋的种种谣言已经传得沸沸扬扬,把我们的心搅乱了,使动身去前线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困难。

  一九一八年夏天——前线的生活,从来没有比炮火猛轰的那几个小时更痛苦、更恶劣,那时苍白的脸伏在污泥中,双手痉挛,心中萌生出唯一的念头:不!不!不能是现在!不能是现在这最后一刻!

  一九一八年夏天——掠过烧焦的田野的希望之风,焦急。失望的发狂冲动,最令人痛苦的死亡的恐惧,难以理解的问题:为什么?为什么他们不结束?为什么关于结束的谣言现在仍然沸沸扬扬地流传?

  14. 一切都与往常一样。只是战时后备军施坦尼斯劳斯·卡特钦斯基死了。

  后来,我什么也不知道了。

  15. 对于我们自己来说,我们也是多余的,我们的年龄将会一年年增长,一些人将会适应,另一些人会顺从,而 多数人将会束手无策;岁月流逝,最终我们将走向毁灭。

  但是,也许我所想的这一切,只是忧伤和震惊,当我又站在白杨树下,倾听它们的叶子簌簌作响的时候,它们就烟消云散了。

  16. 我站起身。

  我非常镇静。让月复一月,年复一年的时光来临吧,它们不会再拿走我什么东西了,它们再也不可能拿到我什么东西了。我现在是那样的孤独,那样没有希望,倒可以毫无畏惧地面对它们了。我这些年来所经历的生活,如今仍然摸得到,看得见。我是否已经战胜它,现在还不知道。但是只要它仍在那儿,它就会寻找自己的路,无论 我心中的“我”说什么,愿意还是不愿意。

  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他是向前倒下去的,躺在地上仿佛睡着了一样。人们把他翻过来,看到他可能没有遭受多长时间的痛苦。他的脸上有一种沉着的表情,差不多像是满意的样子,因为事情终于这样结束了。

  (每读一本书都会被某些话语,某些情节触动,于是便用这种方式将它们记录下来。)

  感受1: 书的结尾处有这样一个情节,“他于一九一八年十月阵亡,那一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这是这本书唯一一处提到题目《西线无战事》的地方,我想这里是所有情感的汇集处,亦是最沉痛、悲痛的出处。如果不是客观环境的制约,我认为我应该为此献出我的眼泪,当然我的眼泪除却包含被这本书所触及的感动之外,还有一些是关于自己的烦恼的,怎么形容一下呢?无非就是平凡人的不淡定以及对这个可怖的现实难以消化的负面情绪。或者我觉得确实是缺乏精神上的理解和支持,每天都在徒劳地、机械地行动着,也只有夜幕之时,能活在自己所谓的生活中......

  感受2:

  回到开头:

  保罗、克罗普、米勒、莱尔、恰登、海埃、特德林、卡特这些名字从一开始便出现,他们是这个战争故事的主人公,但更确切的说,他们是这个战争故事的代表性主人公。因为历史往往使大多数人被淹没,然而这些被淹没的人才是推动历史不断前进的支撑。书的开头这样写道,“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他们作为普通的战士,切身经历了这样一场战争(一战),从初始到结束,直到最后生命的终结, 所有这平凡的一切,都被时间湮没,寻无踪迹。

  感受3:

  有时候觉得自己在阅读的时候会不自觉得进行各种各样的解读,在字里行间中寻找着与我有关的经历,或许就在不经意间一个句子触动了我,这时我会长久地沉浸在其中,仿佛一切都是一场梦。

  感受4:

  战争会令人疯狂,可是现在的现实又何尝不是,人与人之间的摩擦和矛盾愈演愈烈,人际交往就像一场场假面舞会一样,使人疲惫不堪,烦扰不断。我们不能在这种场合很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我们不得已只能忍耐与忍让,穿梭在各种利己主义的笑靥中,我想起了奥斯汀说过的一句话,大意是我们应该原谅那些自私自利的人,因为自私是种病,而且永远也治不好。我觉得我也快要变得疯狂了,生活实在是太过于残忍了。

  感受5:

  回忆是沉默的,它总是由着一幅幅无声的影响在脑海中穿梭;回忆是萧瑟的,它的尾声总是黯然无光,最后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怕的现在会令人迷失,因而很多人会去追寻过去,但是对于这种早已逝去的过往,目之所及,不过是些海市蜃楼般的虚无,或许我们从中能够获得些许慰藉,但更多的是无奈和伤感。因为那个美好的过往再也回不去了。

  感受6:

  风景还是那些风景,只是有些时候欣赏的人心情不同了,风景便随之发生了奇特的变化。我有幸生长的和平的年代,没有杀戮,没有饥荒,没有流浪。可是在这样的时代里,风景并不如想象的那么漂亮,也许是因为我想得太过消沉。在这个忙忙碌碌,充斥慵懒浮躁的环境中,我似乎也丢带了欣赏美景的心情。没有人会理解,更不会有人在意,大部分人都沉浸在自我之中,其实我又何尝不是呢。

  不喜欢人群的喧闹,所以无论何时何地都在疯狂地逃离,哪怕很不合时宜,哪怕会被人误解,可是我并不想解释什么,因为一切解释都是徒劳的,因为不会有好心人去理解你,容忍你,所以我愿意被误解,然后在时间的间隙中找一个角落,静静地与自己的灵魂舒服地待在一起。

  感受7:

  死亡对于有些时刻来说,是那么的微不足道。他就这样去世了,或许对他来说其实是个挺好的结局。战争结束了,一切都将会物是人非,孤独、寂寞夹杂在冷冰冰的回忆中,会使人度日如年。或许我这样的联想并不恰当,但却觉得还是有一点点的相似之处:激烈的求职结束了,那是一场没有烟火的,略微残忍的斗争。之后我来到这个城市。对于我来说,它是个没有任何回忆的城市,所有的生活都将成为将来的念想。但如今一切都很不如意,苦痛多余欢乐,甚至会令人寝食难安,回头望去,身边缺少理解和支持,更多的时候要靠自己寻找支撑。诚然,这将是一个艰苦卓绝的过程,我希望在这其中我还能保留一点未来美好的回忆。

  《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篇二

  看完雷马克《西线无战事》(15.2万字),著名的反战小说。书的题记开宗明义:“这本书既不是一种谴责,也不是一份表白。它只是试图叙述那样一代人,他们尽管躲过了炮弹,但还是被战争毁掉了。”“西线”,是站在德国立场上而言,法国在德国西边,与法国交战的战线即是西线。

  对于从未经历过战争的人来说,战争的真实面貌究竟是什么样的?战争会给人的身心造成何种影响?《西线无战事》给出了答案。它以一名普通士兵——保罗的视角来描写残酷的战争,通过一个个细致入微、引人入胜的镜头,通过对人类处于战争漩涡之中无法挣脱的复杂心理的描写,带着我们“亲历”战争。

  战争是不好写的,因为战争的头绪是纷繁复杂的,局面是混乱的,在一片杂乱中理清头绪,梳理出故事的脉络,推动故事情节前进,非得有天才的思维不可。雷马克的叙事艺术,犹如电影镜头的切换那么清晰、自然、有序。

  雷马克着力描写了战场上那些惨不忍睹的场面,稍想一下就不寒而栗,有的连电影都难以表现。由此引起的战士的紧张、恐惧、愤怒、癫狂、麻木等等情状,生动反映出战争对人类身心的巨大摧残,令人感同身受。看了小说,谁都会深深感到:战争是一部制造人间地狱的狂暴机器;书中写到当时德国民间一些人对侵法战争的态度,那种厚颜无耻的贪婪,提示这场战争毫无正义可言!生命的消逝变得毫无价值!小说还通过士兵之间的议论对战争的必要性、正义性作了揶揄,战争的荒谬性显而易见。书中多处对战争的存在动机提出尖锐的质疑,对战士的负面精神状态作了传神的描摹,这些,都汇聚成对战争的愤怒拷问。

  如果只是描写战争的惨烈,似乎还不足以成为一部优秀的反战小说,必须要有对人性的深刻描画,才具有真正打动人的力量。陷入战争的士兵对于往昔和平生活的魂牵梦萦、疼惜之情,时时飘荡在字里行间,让人唏嘘;保罗作战期间短暂回乡休假,抚今追昔,心绪已发生了不可逆转的变化,家人的无限牵挂则让人动容。假满离别之际,保罗内心无声的呼喊直击人心:“啊,母亲,母亲啊!让我们站起来,离开这里,穿过逝去的岁月,回到我们再也不会遭受到所有这些苦难的时光,回到只有你和我的地方,妈妈!”真挚的情感感人至深,我相信千百万读者看到这里都会流下热泪。战争,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无论是侵略方还是被侵略放,都意味着最沉痛的丧失,都得付出最惨痛的代价!至此,谁都会得出结论:战争是违反人性的,是违反天理人伦的;还有一段特别打动人心的情节,发生在保罗在战场上第一次杀人之后:他藏身弹坑中装死,敌方的一位士兵不慎落入坑内,为避免落坑者使自己暴露,他毫不犹豫地连刺对方三刀。此后几小时,这个在保罗面前惊恐万状又痛苦万分慢慢死去的敌人,有了具体的身份,成为一个有着往昔生活的普通人,这带给保罗莫大的痛苦,那种良心的折磨和负罪感,深深地触动了读者善良的心。战争,就意味着会发生数不胜数的你死我活的人间悲剧!

  此外,惬意但不文明的露天厕所、偷鸡摸狗弄点吃的、消灭数量惊人的吃死人肉的肥大老鼠、与法国姑娘发生艳遇……战争中的一段段插曲,也被呈现出来,丰富了故事的内容。

  《西线无战事》书名的来由,在小说末尾被揭示出来:那是临近整个战争结束的一天,并未发生什么战事,以至战报上仅仅写着一句话:“西线无战事”。而身经百战的保罗却恰恰在这天阵亡了。战争就是这样,哪怕已经曙光初露,但只要它没有最终结束,就总会有人倒在黎明前夕,成为最后的牺牲品。这样的结尾,更增强了小说的悲剧感和反战的道义力量,令人掩卷沉思。

  《西线无战事》读书笔记篇三

  我在寒假当中,阅读了德国作家雷马克根据自己的战争经历写的一本小说《西线无战事》。它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震撼。 这本书的书名“西线无战事”是在一战最后两年,人们在德国军方的战报中可以成百次地读到的句子,对此,有人相信,有人怀疑,可是只有少数人知道,在这个句子背后隐藏着更多的悲哀、痛苦和毁灭。 《西线无战事》讲述的仅仅是主人公,二十岁的德国小伙子博伊默尔,以及他的同学和朋友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最后两年里的战斗和生活的一些零散的片段。博伊默尔和他的同学当初只是些十八岁的青年,在长期接受老师们灌输的所谓“英雄气概”,“神圣职责”和“祖国”等爱国主义口号后,自愿报名参军,经过短期训练后开赴西线参战。但自从上了战场的那一刻起,这帮热血青年对生活热忱的理想便在残酷的硝烟与弹片的现实面前破灭了。年轻人的理想主义抵抗不住连天的炮火和壕沟里的野蛮撕杀。他们的眼中只有鲜血、残肢,、碎肉、脑浆和毒气。活生生的同学和战友一个个阵亡,战场成了一个个无名士兵的坟墓。他们每天都在生死线之间挣扎着,直到死亡。 读完这本小说之后,我深深地感受到,战争就是毁灭的代名词。战争摧毁着一切。记得书上说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总共造成5000多万人的死亡,各国的经济损失无法估量,给人类文明带来了空前的大灾难。战争不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并给活着的人——特别是参加战争并在战争中成长的那一代年轻人——的心灵造成无尽的摧残。与军队里的其他人不同,其他人大多在战前就有了工作,家庭,战后可以很快恢复正常生活。可是这一代年轻人大多是仅有十八、九岁的小伙子,上战场前他们从来没有过职业,他们学会的第一件事就是杀人。接着战争教会他们野蛮无情,教会他们丢弃梦想,让这些年轻人每天在野蛮与良知,现实与梦想,这些极端之间苦苦挣扎,直到最后原本纯洁的心灵被完全摧垮。 虽然战争意味着毁灭与灾难,但在人类的历史长河里,战争一直没有停止,人类对和平的呼声也一直没有间断过。近日来,我们可以从各种新闻媒体上了解到,现在伊拉克境内已经战火连天,空气中弥漫着浓浓的火药味。十几天的战火已经使大批的军人身葬战火,许多平民无辜丧身。战争,给多少伊拉克人,美国人,英国人……的心中留下阴影,给多少伊拉克、美国、英国……家庭带来黑暗。我为这又一场灾难的出现而感到悲哀。几千年来,这个地方曾遭受过多少次战争的毁灭。古时候,这里曾是美丽富饶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无数部族都梦想着占有她。最先踏入这块土地的是苏美尔人,接下来是阿卡德人,阿摩利人,赫楞人,亚述人,迦勒底人,波斯人,古罗马人,土耳其人,直到现在的阿拉伯人。下一个可能就是美国人了。只有强者才才能统治这片土地,弱者就要遭受灭顶之灾!这便是这块土地的历史,一部野蛮征战与文明建设的历史。我们不否认那些些古人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我们也不要忘记,当一个古老文明被一个年轻的用武力取代的时候,其代价便是成千上万的男人,妇女和儿童被屠杀,多少的辉煌的建筑,亘古的遗址,精美的艺术品及其他人民劳动成果被毁坏,无数人家破人亡,流离失所。古人进入这片土地为的是食物,现在美国人进入这块土地为的是石油。但他们的代价都会是一样的——无数人生命的丧失与心灵的摧残。千百年来,人类时时刻刻对和平发出真切的呼唤。战争的恐怖和残酷,人们对和平的渴望,这一切都是人类无泪的悲哀。 在这部小说的最后,就在和平即将到来之前的一个宁静的秋日,博伊默尔已经被战争摧垮,想到自己无法面对将来的生活,轰然倒地。他阵亡了。此时是1918年10月,这天整个前线是如此平静和沉寂,所以军队指挥部的战报上仅仅写着这样一句话:“西线无战事”。

327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