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作文网 > 单元作文 > 九年级上册 > [第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

关于千古风流人物的作文(2)

时间: 欣欣2 [第六单元]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千古风流人物的作文篇三

  高山巍巍,江水汤汤,数不尽的是万世风流人物,道不完的是千古如烟往事。历史的画卷被如沙的光阴悄悄掩埋,残缺的记忆被无情的灌水渐渐侵蚀。唯有那亘古的的风,拂过石碑上古老的文字,沿着时间的轨迹品读古老的故事。

  故事里,他们的个性铸就了他们的英雄扎,他们的佳话名垂青史,千古流芳……

  一、李白

  豁然大度,脱略行迹的他被诬为心胸狭隘,性情偏激;感情奔放,忧国忧民的他却横遭赐金还乡,流放夜郎。他悲愤,他怅惘,而残酷的现实亦不为之动容。

  于是他从仙境中来,又愤然脱世俗而去。他似一阵清风,携一缕浪漫的愁思,从繁华的蜀中飘至孤寂的太清,从豪奢的长安飞向冷清的玉京。他浊酒酌,寻幽豪饮,同销万古情愁,到自然之中寻求依托。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淡然的他虽孤苦,却已消逝了年少的轻狂,“愁”亦作“乐”。

  他感叹“天地一逆旅,同悲万古尘”,他悲愤“前后更叹息,浮荣何足珍。”悠悠人世莫不如此,一时荣华实不足惜。他散尽千金,只求一醉,也不肯摧眉折腰,做大唐的御用文人。

  李白用个性书写万千诗篇,为后世留下满纸华章,而我们铭记更深刻的,则是他不为名利所动,不向淫威屈服的铮铮傲骨!

  二、苏武

  挥一挥羊鞭,锦帽貂裘,他将其扔进云霄深处;弄一支秃笔,矮纸斜行,他镌刻出对大汉最深刻的眷顾,擎一支旌节,他怀抱汉匈和睦的夙愿,奔走于茫茫大漠;扶一阵驼铃,他阔别长安的歌舞升平,激荡于塞外寒沙,他抛却了高官厚禄,选择了赤胆忠心,他用挺直的脊梁,回首中原,作高山雪莲那执着而圣洁的守望。

  地窖冰冷,他将满口毡毛与草皮一块咽下,浑身的热血却沸腾着一个至死不渝的信念——报效祖国。冰雪飘零,他用至情睥睨佳肴美酒,荣华富贵,铮铮傲骨却敲响千秋的绝唱。

  是他的个性,把那群枯瘦的公羊定格为一段不朽的历史,挥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丽诗篇;是他的个性,把那支光秃秃的旌节升华为一段千古的传奇,书写了一段永垂千古的倾歌。

  季节淬炼着浮世绘,冗自循着时间涅盘,轮回,在嬗变的人世间穿梭,公那些充斥着豪情的因个性而深刻的佳话亘古长存。

  千古英雄气,个性尚凛然!

  千古风流人物的作文篇四

  “大江东去,浪淘尽,数千古风流人物。”这些风流人物的生命可能已逝,可是他们的精神永远散发着光芒,他们的精神永远影响着我们,他们的事迹永远不会随历史的长河而泯灭,而消失。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激励过无数的热血青年;“老骥伏枥,志在千里”让多少老年人焕发青春;“怒发冲冠凭栏处”使人顿生报国之情;陈设仰天质问“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揭竿而起;诸葛亮未出茅庐而天下三分,成为智慧的化身;李白“斗酒诗百篇”;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忧国心……一代一代的人们为后人留下了脍炙人口的篇章,激励着我们努力上进,奋发向前。

  李白的诗,超越了人间社会的盛衰兴败的历史,永恒的照射着西江水面的月光,将绝代佳丽的秀容、俊美融于秋月,将旅行的孤独之人与故乡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李白有借诗酒风流的旷世才华,于醉醺醺然的状态超越了几乎是不可超越的市井与朝廷、布衣与天子的社会等级台阶,超越了真实与梦幻的意识界限,他简直是“诗仙”,一位超凡脱俗的“诗仙”。

  杜甫,他将最美好的中秋祝愿,用水调歌头送给人们,仿佛他在与明月对话,在对话中探讨人生,既有理趣,又有情趣,很耐人寻味,它的意境豪放而阔大,情怀乐观而旷达,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对人的眷恋之意,以及那浪漫的色彩,潇洒的风格和行云流水一般的语言,至今读起,都有一种美学享受。

  长江后浪扑前浪,一浪更比一浪高。让我们带着千百年来风流人物的辉煌,奋发努力,让浪比浪高。

271810